赋予写生以创作的品格——邵大箴

        “以心接物——从生活中来”,取这样一个展览名称不仅说明参展画家们的创作源泉来自生活,而且更明确地昭示:他们用心灵感受自然,他们的艺术创作是生活的延展与升华。
        参展的画家共有8人,他们或在美术院校任教,或在画院或在出版社工作,都是当前中国画领域的中坚力量。

        李洋,从20世纪80年代毕业留校至今,经历了从传统出发,到探索新路,再回归传统的过程。他在学生时代的作品,就显示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写实能力和处理画面的能力都很强,深得导师卢沉的喜爱。犹如卢沉所有的学生一样,李洋记住中国画泰斗齐白石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没有沿袭老师的画风,而是把“自立门户”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很快不满足于写实造型的中国画,而进入新的探索。他思考如何确立自己新的绘画理念,在更为广阔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新的艺术样式和艺术语言。他探寻到的“画若布弈”的创作思想和苦心经营的“意象色彩”课题,颇有新意,也得到卢沉的支持与赞许。李洋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挑战自己、否定自己,他借鉴中国古代敦煌艺术,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营养,创作了一批以表现为主导的抽象水墨,距离原来的起点走得很远。然而,迷恋意象色彩的李洋,凭着自己的直觉,更凭着自己的理性,始终认识到生活源泉的重要,他总结前辈大师们的艺术经验,提出“写生作品化”的主张,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他最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把严谨的造型功力与意象性的手法糅合在一起,赋予写生以创作的品格。这时,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具有现实感,他原来追求的“意象色彩”已融合在笔墨的情趣之中。
        把写生与创作割裂开,将写生仅仅视为搜集素材的手段,视为创作的准备,这是欧洲古典学院派的成见,印象派开始打破这一陈规,开写生亦创作先河,推进了现代艺术的历程。近20年来,在中国画界写生与创作之间虽然已不那么壁垒分明,但仍有不少模糊认识,因此明确提出“写生作品化”的主张,对美术教育、创作与评论,都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写生作品化”并不要求一切写生都是一件独立的创作,虽然从“创作”广义的概念出发和从现代艺术观念的角度,写生与创作是无界限可言的。“写生作品化”的观念提示我们,写生不是对客观对象的机械摹写,而要从创作的角度去取舍、去概括、去提炼,这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培养这个观念。
        李洋曾于2004年参与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高研班。这次参加“以心接物—从生活中来”展览的其他7位画家,均为这个班的学员。在这个班的教学实践中,李洋努力贯彻“写生作品化”的理念,学员们也尝到了用心、脑、手结合写生—创作的甜头。结业之后这几年来,他们各自的创作有了新的面貌。这些个性各个有别的中年画家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艺术追求,是他们重新聚在一起展示作品的缘由。
        任惠中,一个激情豪迈的画家。他的“藏区系列”,造型充满力度,墨色张扬泼辣。藏民渴求的眼神,静穆的身影,在他激奋乃至“痉挛”的笔触下,得到了重生。不断地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不断地体悟自己的艺术感受,使他的艺术个性越来越鲜明。在他笔下,无论是军旅题材,还是西部风情,他奉献出来的感情都是激昂的、炽烈的。一提到刘泉义,人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群美丽的苗族少女,她们头戴银饰,身着华服,款款走来。在去贵州收集创作素材时,这些苗族少女文静、典雅和爱美的天性引发了刘泉义的审美情怀,她们的形象走进他的心中,步入他的画面。人们从他精湛的工笔语言中看到了率性的写意,从他自由的写意中看到了工笔的严谨。
        张宝松和王珂的人物画一轻一重,一张一弛,各有千秋。或者更准确地说,张宝松的画以“轻”见长,“轻”中寓“重”,而王珂的画以“重”为特色,“重”中含“轻”。张宝松的“惠安系列”轻松、明媚,情景点到为止,画面不求满、求全,善于运用淡墨浅绛,营造出“犹恐相逢在梦中”的意境。王珂的人物造型讲究结构和笔墨虚实、浓淡、轻重变化的趣味,面部的写实技法有个人的理解和控制能力,善于细致地传达出人物丰富的表情,形象单纯而整体。
        吉瑞森的花鸟画从程式化的手法走来,努力摆脱传统程式化语言的束缚。深知程式化与艺术个性辩证关系的他,尊重传统,张扬个性,通过写生归纳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在他的作品中,一股明丽、轻快的情绪扑面而来,具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岳黔山才艺全面,主攻山水,兼画花鸟,大胆探究和运用各种笔法、墨法,在墨的运用中尤有个性追求。善于在写生景物中营造宏大气势,表现强劲力的美,是他艺术创作的特色之一。
        徐恒钟情传统笔墨,对黄宾虹尤为酷爱。笔墨点擦皴染,自由、率性,作品虽多有古意,但不失自然之美。他写生,但远离写实,而用写意法大胆取舍,写情、写真感受。在他的作品中,寄寓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人画传统审美理想的诉求。
        这八位画家坚持中国画“师古人,师造化”的方向,勤于思考、勤奋劳作,在写生中发扬传统的写意精神。他们的探索与创造成果表明,中国画的复兴与繁荣,离不开传统观念与笔墨技巧的继承,更离不开艺术家与自然的直接交流。
        展览“以心接物——从生活中来”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