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 咨询客服:大展咨询客服 QQ:1427091597 QQ:1427091597  大展咨询客服 QQ:1459052952 QQ:1459052952  大展咨询客服热线:010-63073598   | 大赛邮箱:xhshdzs@163.com  
当前位置:总第4期 > 新华视窗 >  正文
《新华书画》金陵之行 2009年8月17日    来源: 新华书画

    久闻南京是艺术大家的聚集地。作为书画杂志的小编,这次有机会随主编一同南下采访,内心的憧憬和兴奋溢于言表。初入南京,便被一片盎然的绿意所打动,不过大概因为是江北,树木虽然葱郁,却少了几分想象中的柔美。待车驶过闻名遐迩的南京长江大桥,到达目的地的第一站“南京艺术学院”的时候,矮树、细竹、小楼、美女——那种江南的感觉才逐渐被显露出来。如果说江北的景色绿的洒脱,那江南就是绿的婉约。

    随性自然——杨春华


杨春华与《新华书画》主编李菲

    杨老师是个爱笑的人,理所当然的,采访的气氛也十分轻松。我们从《新华书画》杂志聊到画作的色调,又从笔墨纸砚聊到了版画。杨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向我们介绍藏品的时候说自己最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猫。她收藏的物品中的确有不少动物造型,比如椰壳上的小老虎、木雕的小猫、鸭子、青铜小马、玉雕小马、甚至还有一个刚破壳的小恐龙石雕。
    杨老师谈笑风生,这不禁让我联想起了她的作品,一个个笑容可掬的美女、观音所体现的韵致,或是线条柔美舒畅的风景所展现的自然之美,都好像是对作者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和体现。李小山说,他最喜欢看杨春华作画时的神态,潇洒自如,不拘泥,不小气,而且很自信。杨老师笔下的观音被许多人作为珍品收藏,大概就因为她笔下所流淌出的那份轻松自如和洒脱从容。

    专注严谨——庄利经


庄利经翻阅《新华书画》

    同样从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的庄利经老师,其工作室简单敞亮,大概是随了主人的脾性,室内的物品随处可见方正。墙上满挂的方形玻璃框里是他的大幅作品;案牍之上书籍成山;印象最深的是铺在地上的那张方形大毡,不知它已承载过多少张庄老师的悉心画作。
印象中庄老师是一个十分严谨认真的人。看书的时候他喜欢紧皱眉头,样子十分投入;介绍自己作品的时侯,他阐述了许多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对美术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精益求精”。即使是他对我们提出的期望,也透着一股严谨正气。他说,一定要首先弄清画家的地位,另外要注重品味,希望你们可以一直保持 “发扬国粹” 这种纯洁的办刊宗旨。
庄老师为我们题字的时候,我一直在用DV拍摄,整个过程一蹴而就,挥洒自如。即便挥毫,庄老师还是写了第二遍,挑选出较为满意的一幅赠与了我们。采访中,庄老师自始至终的认真与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坚强认真——傅小石


傅小石与《新华书画》主编李菲

    对傅小石先生的采访是我最受震撼的一次,由于傅先生身体不好,自始至终几乎都是他的妻子王汝瑜女士在和我们交谈。王阿姨告诉我们,傅小石先生小时候就十分喜爱绘画,除了受其父傅抱石的熏陶之外,似乎傅小石血液里天生便具有美术细胞。小时候的傅小石有一次独自在家,突然有位陌生的客人前来拜访父亲,见到傅老没在便匆匆离去,傅老回来后得知有人来过,于是询问来人的姓名,傅小石便在火柴盒上画出了来人的相貌,傅老一看便认出了来人是他们的总务。还有一次邻居办丧事,母亲便随口说了句“也不知是哪个人去世了。”好奇的傅小石闻言跑去观看,回来后不仅把去世的人画了出来,更把周围人群吊唁的那种悲痛的场面描绘得惟妙惟肖。说起这些事情,傅小石先生和妻子都显得十分开心。


傅小石和夫人与王汝瑜与杂志社编辑党桢

    傅小石先生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1966年陷入了人生最灰暗的阶段。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他仍对美术有着不离不弃的执着。他用七年的时间写成了四万多字的《图案设计新探》文稿,并不断进行素描创作。后来由于突发中风,傅小石先生住进了医院。在住院的那段时间里,妻子的精心照顾和不断鼓励让傅小石重燃了对人生的希望。“至少你还有左手啊”,就是妻子这句鼓励的话,使他开始克服一切困难并练习左手作画,病友、护士、医生……身边的一切都成了他练画的素材。经过不懈努力,傅小石先生在绘画上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左笔绘画风格。
    傅小石先生对绘画认真谨慎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王阿姨拿着傅小石先生的一副《顽童与寿星》,然后给我们讲述了一件往事。某年的六一儿童节,傅先生应邀到金陵饭店参加一个活动,画家们为儿童作画后便要一起就餐。其他画家执笔泼墨、兰花竹节运笔而生。所有人都搁笔待餐之时,傅小石却迟迟没有收笔。此时一位饥肠辘辘的画家便和他打趣道:“老兄,你这么卖力干什么,我们还要吃饭咧!”
    傅小石先生虽然身体不好,语言表达十分困难,接受采访期间却非常努力地和我们沟通。傅先生说,他打算明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他还说,其实今天的一切成就,80%都是妻子的功劳,如果没有妻子的鼓励和照顾,他很难坚持下来。看到两位老人默契的眼神和动作,小编不禁被那种经过风雨洗礼和时间沉淀的幸福所感动。

    淡泊浪漫——张尔宾


张尔宾(左)与杂志社编辑党桢(右)

    张老师人很随和,聊起天来语气总是十分客气。我们一边和张老师闲话家常,一边开始观摩周围的环境。和大多数画家一样,张老师家的墙壁上也挂着许多画作,且作品的主旨都十分统一:梅、莲、竹。这些大概都隐喻着主人的君子气节。张老师十分喜爱画山,在他家客厅、画室的四围墙壁上,到处可见一幅幅飘渺巍峨的青山。正待小编好奇之时,突然看到了门口的一副对联:靠山吃山闲来写就青山卖,得过且过不使人间造孽钱。落款:金陵明湖居主人张尔宾。这幅对联不禁给人一种洒脱闲逸与世无争的感觉。
张老师说,艺术和金钱是无关的,对待艺术的态度要纯净。作画就是作画,作画是用来供自己和他人欣赏的,至于卖钱,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曾经有一次,有人花高价买走了张老师的一幅得意之作,后来有个朋友总希望能亲睹画卷,于是张老师赫然找到收藏者,把那幅画赎了回来。“朋友到我家来是看画的,他不是来参观画变成的那堆钱,我不能把钱拿出来让他们观赏。”张老师如是说。
“新华书画”和“海纳百川”两幅字是张尔宾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看他运笔,有种云淡风轻、成竹在胸的淡定。他说他在江北已经置办了一个画室,画室的院落里有着像苏州园林一样的亭台楼阁。我仿佛已经想象到,张老师在那里创作的字画,一定会更具浪漫色彩。

    【结语】

    回到江北的宾馆,小编整理着一天的采访记录,感觉收获颇丰。杨春华的随性自然,庄利经的专注严谨,傅小石的坚强认真,张尔宾的淡泊浪漫……不论是对艺术还是对生活,他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诠释。
    正在沉思回味的时候,主编突然说刚刚接到傅小石妻子来电,傅先生为我们写的“新华”二字已经完成。当时已经晚上11点多了,从下午1点我们离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个小时。傅小石的妻子王阿姨曾说过,傅先生因中风,右半身偏瘫,四肢仅剩左手不残,而且写字比画画困难得多。可想而知傅先生为写这两个字付出了何等努力,傅先生对字画创作的那种努力认真的态度,以及对承诺的信守,让我们钦佩。12点多,主编拿着信封归来,看到白色宣纸上的“新华”二字,我们无比感动。    

                ■文/党桢

 
《新华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朝阳区苹果社区北区3号楼B座812室(编辑部) 邮编:100024
电话:010-58264468,010-56263779 传真:010-56263779 Email:xhshzzs@163.com
  协办单位: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   承办单位: 北京军盛昊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军盛昊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9 - 2010 新华书画(bjxhsh.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Copyright © 2009 - 2010 bjxhsh.com incorpoated.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9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