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纵横
-
齐白石
2010年12月22日 来源: 新华书画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著名画家,世界文化名人。原名纯芝,后名璜,字谓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阿芝、木居士等。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国际和平奖获得者、举世闻名的中国画大师。生前曾为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协第一任理事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齐白石出身贫寒,他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成诗、书、印、画齐绝的一代大师。他赋予平凡事物质朴清新的风格,开创了中国画的新风。继承了我国传统画的技法,又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加以融会提练,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齐白石,领略这位布衣画家成为画坛泰斗的传奇经历。
◆从“芝木匠”到画家 公元1864年1月1日,湖南湘潭县南一个叫做星斗塘的地方,一户贫穷的人家生下了一个乳名叫“阿芝”的男婴,他就是齐白石。清贫的家境,使体弱多病的他在念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后,就不得不砍柴牧牛,担起生活的重担。齐白石晚年有方印叫“系铃人”——“祖母闻铃心始欢”,追忆的就是他小时上山放牛,祖母和母亲不放心,在他脖子上挂一铜铃,归家时即可远远听见的情景。 13岁时父亲见齐白石体弱力小,难学田里农活,决定让他拜同村粗木作齐长龄为师,学一门手艺。一日,齐白石随师做工归来,途中遇到三个专门作雕花木器的细木作,师傅恭敬让路问好,并对齐白石说:“做大器作的人,不敢和做小器作者平起平坐。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细木作。”齐白石心中不服,遂暗下决心,于一年后转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小器作。 那时的雕花木活差不多千篇一律,齐白石却敢于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小名气,人称 “芝木匠”。1882年18岁的齐白石去给一家主顾做活,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非常高兴,拿回家在油灯下用薄竹纸一张一张勾影,染上色,钉成十六本,足足画了半年。这为齐白石后来走上绘画道路埋下了伏笔,而他刻苦学艺的精神,也为他之后的成就取得铺平了道路。 如果说15岁开始学雕花木匠,得到临摹《芥子园画谱》的机会是影响齐白石一生的事件之一,那么之二便是他27岁时拜胡沁园、陈可藩为师,正式开始学画。从此,闻名乡里的“芝木匠”开始利用相对固定和集中的时间来画画和读书。由于白天还要干活,齐白石读书学画的时间只能在晚上。这一时期他还十分穷困,饥饿时常常只能饮水充饥。晚间无钱买灯油,便点松火做灯,“灯盏无油害何事,自烧松火读唐诗。”就是当年真实境况的实录。这一时期齐白石先后从萧乡陔、文少可、谭溥等人学画,从陈作埚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天资聪颖加勤奋好学使他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画像之外,亦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仕女等。齐白石后来在《自述》里说道:“尤其是仕女,几乎三天两朝有人要我画的。我常给他们画些西施、洛神之类。也有人点景要画细致的,像文姬归汉、木兰从军等等。他们都说我画得很美,开玩笑似地叫我‘齐美人’。” 靠卖画,齐白石家中光景有了转机,他自书“甑屋”两个大字悬于室,但并没停下学艺的脚步,诗画日益精进。1894年30岁的齐白石和王训借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齐白石被推为社长,和成员七人称“龙山七子”。王训《白石诗草跋》曾云:“山人天才颖悟,不学而能。一诗既成,同辈皆惊,以为不可及。” 齐白石也不断尝试新的领域,32岁开始学习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在治印上下过死功夫,他在记载自己刻苦治印时有这样一段话:“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可以说齐白石是穿越作品的海洋,方冲进艺术的自由王国的。
◆辞亲远游,衰年变法 齐白石在40岁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主要以替人画像和刻印过活,这无论是在眼界上,还是在学问上都使他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后来在朋友的竭力鼓动下,他“五出五归”,远游南北各地,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多姿的风土人情,开阔、丰富了这个民间画师的胸襟,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 随着眼界的开阔,他创作的诗、书、画、印更为可观,已由民间画工进入文人画家的行列。50岁时,他努力向文人画的高峰攀登,倾心于徐跋渭、八大、石涛的写意画,认为他们横涂纵抹,皆臻妙境,甚至说:“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1917年,南方军阀混战,齐白石避乱从湖南来到北平,在琉璃厂南纸店挂单,卖画、刻印。然而,赏识这位满身泥土气息的布衣画家的人不多。备受冷落的齐白石认识到,只知步古人后尘没有出息,遂痛下决心变法。他说“予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事也。”为了开辟艺术新路,齐白石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他接受好友陈师曾的建议,汲取明清写意画家徐渭、朱耷、石涛及当时的吴昌硕等诸家画法,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熔民间画与文人画于一炉,大胆创造,实现了“衰年变法”,形成笔法凝重、意境奇特、构图拙简、赋色艳而不俗的独特的新山水画风格,登上国画艺术的高峰。他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欺世”。从此,齐白石声名大振,与徐悲鸿、张大千一起,成为中国近代画坛的三位大师。
◆爱憎分明,返璞归真 爱憎分明,在齐白石的作品中总是给人以清晰的概念,他的喜怒、嘲笑、同情、智慧、幽默,都能让人在画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而从处世大节上看,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期间,齐白石拒绝侵华日本军阀的利诱,贴出了“官入民家主人不祥”的告白以拒见日酋、汉奸。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成为艺林佳话。沦陷时期,国立艺专欲聘他为教授,齐白石更是在装聘书的信封上写下“齐白石死了”五个字,原信退回。 抗战期间,齐白石画了不少“不倒翁图”,勾勒涂抹,一气呵成,简洁明快,粗犷拙朴,寥寥几笔,神态毕现,把一个个不学无术、卖身求荣、唯求不倒的汉奸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然后在上题诗:“能供儿戏此翁来,打倒休扶快起来,头上齐眉纱帽黑,虽无肝胆有官阶。”或题:“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借题发挥,痛骂官僚,痛快淋漓,令人拍手称快。 返璞归真则为齐白石艺术的精髓。作为从农村走出的画家,齐白石对乡土有着极深的眷恋之情,他的画作充满了朴质的感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以民俗入画,歌颂劳动,表现纯朴的生活情趣,学文人画却摆脱了呆板僵硬的局限,大大拓展了中国画题材,让世人看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并给画坛以一种全新的清新氛围,这在他的晚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他画儿时所用过的工具,画家乡池塘中的鱼虾,画借山馆周围的花木,也画“丰年可作菜食,饥年可作米粮”的蔬果。应该说齐白石画蔬果的意义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绘画表现,他所涵盖的思乡情结,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也正因此,他带着极高的热忱数十年细致入微观察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就像对于以画虾闻名的齐白石而言,常人最关心的也是“画虾得似至此,从何而学来”?对此齐白石也是给予最基本的解释:“家园小池水清见底,常看虾游变动无穷。” 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受到国家的礼遇和人民的爱戴,毛主席曾亲自请他到中南海作客。在他九十大寿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为他祝寿,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其后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担任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并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荣获国际和平奖金。 “不教一日闲过”,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齐白石几乎天天都在作画。“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正是他耕耘不息的真实写照。90岁以后,齐白石仍然从事书画、篆刻活动,他的篆刻单刀直入,胆敢独造,开一代新风。书法经过数次升华,行笔雄健,精致苍劲,风格独特,大气磅礴,形成最典型的“白石书体”。而他的绘画作品,把艺术造型“形”“质”“动”三个要素完满的表现出来。用极为简练的笔墨表达丰富的内容,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1956年6月,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毕加索二话不说,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发现没有一幅是毕加索自己的作品,全是临齐白石的画。看完后,毕加索对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这样一位西方的大画师如此评价齐白石,由此可见齐白石的价值。 1957年,齐白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国家为其组织了盛大的公祭仪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出席,为他一生的荣耀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后的1958年1月,在北京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齐白石遗作展览”,进一步宣传和介绍了齐白石的艺术。不久,国家决定建立“齐白石纪念馆”,家属将遗作展览中的作品以及其他书画、画稿、诗稿、信札、游记、自传、三百石印等一起捐献给了国家,这之中还包括一些画具、生活用品和奖状、贺信、照片等。 齐白石跨越将近一世纪的一生,可谓是由布衣成为泰斗的传奇。尽管后来成为世界级名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并将对乡土的挚爱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反映出他对劳动深沉的爱。这正是他高于前辈画家,而又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重要原因。他鲜明的画风使传统的文人画笔墨形式产生了活泼的生命力和刚健清新的独特品格,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更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大家。同时齐白石率真的性格也历来被人所津津乐道,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曾记述她与齐白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白石老人坐下来和大家打完招呼,就拉着我的手不转睛地看我。过了一会儿,护士伍大姐带点责备口气对老人说:‘你总看别人做什么?’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气得脸都红了……”正是这种率直的个性、纯真的童心使他能够始终创造出情趣盎然、令人愉快的艺术形象。中国人对画家的评价,向来有“风格即人”、“人品即画品”之说,人们能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琐事窥见白石老人单纯而不简单、真率而不粗俗、热烈而不痴狂、鲜明而不华艳、诙谐而不滑稽的心灵,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文人艺术的高度精粹、高度修养化与人格化,民间艺术的质朴刚健、开朗幽默,在他笔下凝为一个个新的生命,从而使他的艺术成为20世纪突起的一大奇峰。
|
总第11期 - 书画纵横
齐白石的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