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 咨询客服:大展咨询客服 QQ:1427091597 QQ:1427091597  大展咨询客服 QQ:1459052952 QQ:1459052952  大展咨询客服热线:010-63073598   | 大赛邮箱:xhshdzs@163.com  
当前位置:收藏天地 >  正文
五代柴窑瓷应是天蓝色 2009年6月22日    来源: 《鉴宝》

                                     

                             2008保利秋拍清雍正粉青釉观音瓶高27厘米 280万元成交

    号称中国历代瓷器第一神品的柴瓷,只散见于一些古代文献的零星记载,国内各大文博考古单位至今未能发现实物,更未能证实窑址所在。所以,关于柴瓷目前只能根据已知的有限文献记载做出种种推论,这无疑更给柴瓷身上增加了一层神秘光环,引得无数收藏爱好者彻夜遐思……

  柴瓷烧制仅五年

  柴瓷的详情,明代《新增格古要论》有记载:“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柴窑是专为世宗皇室烧制用品,据此推断柴窑应为后周御窑。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于公元955年登基,公元959年病故。因为柴窑仅出自柴荣在位的5年间,所以从概率上说,现在还未发现实物也不足为奇。甚至在宋代,欧阳修的《归田集》中已有说明其稀有的记载:“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上述两篇文献对柴瓷还有一个共同的描绘,即釉色为天青色。

  明代宫廷有收藏

  能证明柴瓷确有存世的另一篇文献为明代吕震的《宣德鼎彝谱》,书中记载:“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其柴、汝、官、哥、钧、定中,并选得二十有九种。”此文明确记载了内府收藏有柴瓷,也许有文人曾有幸见过柴瓷的样子。

  釉色本是天蓝色

  明代灭亡后,柴瓷失踪。据清代乾隆御题诗内容证明,清代已无柴瓷,但柴瓷的珍稀之说仍传了下来,如“柴窑片瓯值千金”。因柴窑未被发现,所以,古陶瓷研究界目光聚焦中国名瓷之首的柴瓷。笔者在柴瓷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疑题:古人记载的天青色釉和当代人认定的天青色釉是否相同?
  《新增格古要论》“柴窑”篇中把柴瓷釉色记作“天青色”,“汝窑”篇中将汝瓷釉色记作“淡青色”。两种瓷器釉色根本不同,并不是同一瓷种釉色深浅之别,而是两个瓷种使用了不同的釉料配方。两大瓷种根本有别的另一原因是汝瓷属北宋首创,与五代柴瓷无关联。柴瓷和汝瓷明代宫廷收藏有实物,相信文献记载是经过比较区别而言。
  清凉寺汝窑遗址经六次发掘后,在2001年中国古陶瓷学会汝州年会上,会议代表确认汝瓷釉色是天青色,以故宫传世汝瓷釉色为代表。明代人把汝瓷釉色记作“淡青色”,当代人却称天青色。时代不同,称谓有别。汝瓷在当代占据了天青色釉称谓。
  那么,明代文献记载柴瓷是天青色釉,现在如何确定柴瓷釉色?我们先以天空的颜色为参照物:未雨天空的颜色叫天青色;雨后天空的颜色叫天蓝色。天青色淡,天蓝色浓。
  古人说:“一行白鹭上青天。”当代人直接说蓝天白云,没有人说青天白云。宋代《归田集》又记:“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宋代文献也形容柴瓷的釉色是雨过天晴时的天蓝色。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后,把中国文化传入日本,至今日语中的青仍解做蓝。五代紧连唐代晚期,语文差别不会太大。语文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也是确认文献记载柴瓷釉色的一个依据。
  综合以上研究内容,笔者认为柴瓷的釉色是天蓝色。

  天蓝釉瓷有三种

  关于历史上瓷器的天蓝釉色,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在唐代花釉瓷器中已有天蓝釉色出现;北宋钧瓷中也有天蓝釉钧瓷;以及其间历史文献记载的五代天蓝釉柴瓷。由于这三种天蓝釉色瓷器历史文献称谓不同,所以应该划分为与天蓝釉色有关联的三个瓷种:唐代花瓷;五代柴瓷;宋代钧瓷。唐代花釉瓷是天蓝釉瓷器的成熟期,五代以后没有发现延续品种。深受欢迎的瓷种不会无故中断,究其原因,应是被发展到顶峰的天蓝釉柴瓷取代。北宋天蓝釉官钧瓷,则是天蓝釉色瓷器延续中的发展。可见五代柴瓷应该属于唐代花瓷和北宋钧瓷连接的一个中间阶段。《新增格古要论》对柴瓷的评介确认,其质地“滋润细腻”。因此,五代柴瓷可以定为天蓝釉瓷器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细纹应为胎装饰

  《新增格古要论》记载柴瓷“有细纹”。笔者认为这是指柴窑不仅将天蓝色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还采用了装饰艺术来美化瓷器。我们知道瓷器装饰艺术主要分为四类:胎装饰,釉装饰,片纹装饰,彩装饰。柴瓷登峰造极的天蓝色釉,是本釉装饰的代表;片纹装饰则以故宫收藏的传世哥瓷为代表;而五代以前的彩装饰,则主要为民窑选用。由此不难推断,柴瓷完全会同时选用釉装饰和胎装饰两种艺术。文献记载“有细纹”应该是柴瓷胎体有精细的胎装饰纹饰。

  瓷器在匣钵中装烧,一般采用垫烧和支烧两种方式。垫烧用于底部无釉露胎瓷器;支烧用于满釉瓷器,釉层中留有支钉痕。《新增格古要论》记载柴瓷“多是粗黄土足”,由此断定柴瓷不是满釉瓷器,而是采用垫烧方式装烧,底部圈足无釉露胎。

  柴瓷“粗黄土足”形成的原因有两项内容:一是窑炉温度较低,瓷器底足出现的生烧现象;二是瓷器底足是经高温还原焰窑炉烧制出的窑红色。《归田集》记载柴瓷“声如磬”,可知柴瓷烧制温度较高,否则,无法“声如磬”。据此考证,柴瓷的“粗黄土足”,是在高温还原焰窑炉中烧制出的窑红色。

  清代乾隆说明汝窑仿制有柴瓷款式

清代乾隆皇帝对柴瓷极有研究。就乾隆御题诗内容可知,他已深入探究了关于柴瓷器的几乎全部文献,在研究柴瓷方面堪称大家,他的最大贡献是断定了柴瓷造型。御制诗《咏汝窑瓷枕》有:“汝州建青窑,珍学柴周式。柴已不可得,汝尚逢一二”。乾隆说明汝窑仿制了柴窑瓷器款式,据此认定,汝窑瓷器中有柴窑瓷器的造型。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相信,乾隆的断定是有依据的。

 
《新华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朝阳区苹果社区北区3号楼B座812室(编辑部) 邮编:100024
电话:010-58264468,010-56263779 传真:010-56263779 Email:xhshzzs@163.com
  协办单位: 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   承办单位: 北京军盛昊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军盛昊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9 - 2010 新华书画(bjxhsh.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Copyright © 2009 - 2010 bjxhsh.com incorpoated.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9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