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 咨询客服: QQ:1427091597 QQ:1459052952 大展咨询客服热线:010-63073598 | 大赛邮箱:xhshdzs@163.com |
中华汉字的出现,书法的出现,都是这个地域人类活动、文明经历的一部分,是天才与同等智慧的伟大积累。山东有着天下闻名的一山一水一圣人,锡山出生在这里,可算是三生在幸。虽然家道破败,童年饥苦,但是民族、地域、家族的文化传承,总是或迟、或早地在他身上显现出来。 锡山山东滕州人,自幼酷爱书法,“寝食不忘,心手无厌”(明?项穆),达到痴迷。在他身上的那种超常的、不动摇的兴趣,应是成就锡山书法不可缺少的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 锡山自称书路正,我很赞同。那么,正在哪里?我以为首先是正在如何对待书法传统上,以及如何以正确选择做到博取众长。他自幼苦学,临摹,把握了很多书体,对真、行、草、隶、篆都有涉猎,对历代杰出书家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研究,这也正是他书法、书理通学并进的又一正路。他在把握博学、兼学过程中,做到对传统随时加以识别、选择与汲取。他感受着王羲之婉美、秀逸,如行云流水般的行书风采;他感受着颜真卿深厚凝重、浩气纵横的楷书力量;他感受着柳公权的骨力外拓与真刀肃然;他感受着米芾的风云宕荡、利落畅快;他感受着赵孟頫的回归传统与清新儒雅,以及对怀素、王铎等大家的书法,也有着许多不同感悟。进而又临摹魏碑,体悟着《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张墨女碑》、《论经文》等遒劲雄强一类品格。历代诸家字体门派,在他的心里起着波澜,有着有序无序的汲纳,有着似与不似的把握,有着时开时合地应用,这更是锡山对传统通学博取的正路。在今天益于书法发展的环境中,锡山坚持碑学、帖学共进,自有很大的包容性。坚持碑帖结合,成属顺理成章。中国书法今天这个时代,博取博学、碑帖结合已成为书界不争的现实。我以为其中似有一定规律性的。所谓传统,应是继往开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与同归而殊途,是以这样的民族思维推动着中国书法的进程与变革,成为久远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性。锡山正是不急不怠,无过无不及地走在这个路子上。 听说书坛有着两个“坚持”,一是坚持结字第一重要,其次是笔法;一是坚持笔法第一重要,其次是结字。我以为二者同等重要,可因人因时而导,在哪一方面弱了,便把它提到首位解决就是了。此两个“坚持”未与锡山先生讨论,不知他的见解如何。但是,从他的书法分析,应是我二人的意见一致。综上感受,锡山书法得益于博学博取、碑帖结合,得益于综合思考与系统思维,以系统思维求学求书,是锡山的正路与捷径。当然,在系统思维指导下的书法之路,不应是对书法探求的平均对待,而应是以系统思维做到有先有后、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口。我以为锡山书法探求的重点与突破口似应在楷书上。在他的正楷、行楷中,可见颜、柳与碑的成功融合,时有以碑写帖,时有以帖写碑。他的楷书有理数,有品质,有性情,有了这样的面目,已属十分不易。进而持之以恒,不动摇地自楷入,由楷出,以楷的结字与笔法推动其他字体,在继承与创新的路子上必有大成。 锡山先生是位有官职的书家,这是入情、入理的好事,这是在他身上恢复着民族的、历史的优良传统。人所共知,王羲之是有官职的书圣,历代的欧、褚、颜、柳、苏、黄、米、蔡、赵、董等等,都是有官职的大书家。还有历代帝王,不仅自己是书法大家,还可以左右书法潮流,推动书法时尚。他们在书法史上都占有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祝愿锡山先生以自己的刻苦勤奋做好官职,为好书道,取得更大成功。 2007年11月9日于北京(作者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中美协资深评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