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 咨询客服: QQ:1427091597 QQ:1459052952 大展咨询客服热线:010-63073598 | 大赛邮箱:xhshdzs@163.com |
马海廷兄篆隶之法精湛,个性鲜明,为世人所共知。出于钦佩,我也曾以“拙中见巧,质里藏文”为题谈过其隶书艺术。近日,“2012墨润煤城——十人书画精品展”推出的不少他的绘画和行草作品,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法。孙过庭《书谱》云“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由“专工”而“博涉”,绝不一般。我一直在想:篆隶与行草之间真的只一步之遥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专攻一体而终生,不敢越半步雷池呢?看来,海廷兄自有不同于他人之处——他的行草书法还是有“源头活水”。 海廷兄的行草书法源于“文”、“质”参半的篆隶。他的篆隶有属于“质”的金石之气,得之于碑。他取法高古,篆书遍临《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金文中的极品,参悟其中的淳朴和自然;隶书博取《石门颂》、《好大王》、《张迁碑》等石刻中的精华,领会其中的浑穆和率真……他的篆隶也有属于“文”的书卷之气,得之于帖。为了把篆隶写得生动雅致,他巧妙地吸收了“二王”行草中的“侧势取妍”和露锋起笔,使得点画的牵搭自然流变。看来,他的行草书法一直孕育在自己拿手的篆隶之中,这朵奇葩早就不缺营养。我们欣赏他的作品,基本上是王羲之、董其昌为主的风貌,但不难看出米元章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线条劲健富有弹性,结字生动多见奇趣,章法错落不失雅致。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风流。 海廷兄的行草书法源于雅俗共赏的理念。记得他在接受铁岭电视台“长镜头”栏目组记者专访时,谈到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起码应具备大众化的审美。其行草写得爽劲飘逸,于率意奔放中透着严谨,笔笔精到,一丝不苟。也自然人见人爱,堪称雅俗共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也难怪追随者众多,并多以能收藏到只字片纸为荣。 海廷兄的行草书法源于滋兰树蕙的教学。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海廷兄,以数十年的笔耕不辍换来几十幅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书法展并多次荣膺奖项的骄人成绩,被誉为“全国书法家500强”之一,再加上德高望重,使无数的书法爱好者投身其门下。他十分珍视这些学生在书体上的喜好,从而因材施教。由于行草书以其节奏的明快承载着奔放的感情,越来越为当代人所喜爱,这一点我们从历届国展投稿的行草作品数量上能看得出来。“艺术当随时代”,哪怕就是为了教学,海廷兄也会让自己的行草书法绽放异彩。 海廷兄的行草书法源于雅气十足的字外。他能诗,早就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长于七言绝句,出语不凡,活脱上口,给人清新雅逸之感。他善画,从临古入手,山水花鸟皆为,虽多作小品,但骨力洞达,气韵活泼。他治印,取法秦汉,章法布局巧妙,金石味十足……在书法圈子里,真正诗书画印兼善者寥寥无几,这些姊妹艺术为他的行草书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其作品有较浓的诗情、画意、印趣…… 如果我们仍以儒家的“文质彬彬”作为衡量艺术的上乘标尺的话,我个人觉得海廷兄的行草书法中的“文”略胜于“质”,这在拙作——《蠡评铁能公司十友书画》一文中亦有流露。这可能与他在行草艺术上的追求有关。 总之,海廷兄由篆隶过渡到行草,格外地轻松自然。朱文公在《观书有感》中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言可回答他行草艺术取得成功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