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 咨询客服: QQ:1427091597 QQ:1459052952 大展咨询客服热线:010-63073598 | 大赛邮箱:xhshdzs@163.com |
吴冠中说:“我的作品是国家财产,不是家庭遗产,不能留给子女,应捐献给国家”。可以说,吴冠中是第一个生前解决了身后作品归属问题的中国艺术大师。 如同吴冠中过去发表的“惊世真言”总是引起艺术界长久的争论一样,这次吴冠中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前沿。 中国美术馆放下了平日刻版的面孔,为这次展览做了精心布置:单独为吴冠中2008年创作的油画《野草》制作了一面墙;一幅《双燕》图下甚至布置了水景!这是为吴冠中这位永远冲锋在前的“勇士”表达的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是前人的脚印。今天走向哪里,需要探索、创新。我耕耘一辈子,追求未知”。这次展出的作品涵盖了吴冠中从1954年到2008年半个多世纪创作结晶,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吴冠中各个时期对艺术创新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推翻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活力、创新,形美、意美,永远是吴冠中追求的艺术目标,也是他永远遵循的艺术准则。 吴冠中不仅在用他持之以恒地创新,实践着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而且他还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不断地思索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论断。 “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980年、1981年,吴冠中在《美术》杂志上先后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内容决定形式?》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解了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从现在来看,这早已是解决了的问题,而在当时却是了不起的论述。当时思想界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文学界有“伤痕文学”的争论;经济界则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还是“结合”的辩论……。而吴冠中的论述对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认识艺术发展一般规律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当历史发展到人们不再把西方文化、西方经验视为洪水猛兽,并开始学习、借鉴、吸收的时候,吴冠中提出了“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的结合问题。吴冠中说他要“造桥”,“造一座东、西方艺术之间相通的桥”。于是乎,他在油画、国画之间来回游走,“水陆兼程”,尤为值得提出的是,不管是油画,还是中国画;无论是“民族化”还是“现代化”,吴冠中始终不忘他的母体——人民群众的情感。他特别强调“风筝不断线”。吴冠中认为这条线是联系作品与启示作品灵感的母体之间的线,是须臾不能没有的。吴冠中用“风筝不断线”形象地说明了绘画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美术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过去一些僵化了的东西又不知不觉地“回归”。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中国画表现手法的主体,因此笔与墨在长期的发展中成了评判作品优劣的核心标准。正如同中国封建社会妇女为了表现婀娜多姿的风韵而把脚缠小,结果封建社会妇女脚的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丑的标准。1992年,吴冠中在香港《明报周刊》就中国美术界孤立的评论笔墨,舍本求末的现象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笔墨等于零》的文章,这一篇不到千字的小文,引起了一场可称为中国美术界事件的长达十年的论战。论战的结论自有历史去评判,但吴冠中“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品评笔墨;没有表达情感、不能打动人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的论断至今仍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体现着它的特殊价值,并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吴冠中反对任何形式的僵化。不讲形式,只讲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的时期,他大声疾呼形式美;当社会出现只注重形式,不讲内容的倾向时,他又不断强调作品要有内涵,“应是具内涵的抽象。” 2007年7月18日,吴冠中在《文汇报》发表《奖与养》一文,对国内的美协、画院等组织的作用提出质疑。2008年初,吴冠中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文联、美协、画院存在的种种弊端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一石再次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反对者口诛笔伐,支持者擂鼓喝彩。网上支持吴冠中观点的言论每天达到了数万条。“取消说”又一次把吴冠中推到了风口浪尖。吴冠中明确指出“中国美术界的问题根源是体制弊端”。而这时,北京中南海的最高层已决定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实行大部制改革已从幕后走到台前。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地对生产关系桎梏的突破中得以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一定会被先进的生产力打破,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幸运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界有一个先行者——吴冠中。 吴冠中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创作实践自己思索的问题,证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像一个驾驶航船驶向理想彼岸的船长,不惧激流、不怕险滩,勇往直前。他更像一位横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巨人,总是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发出震撼世人的呐喊! “老人走向遥远,虽渐远渐小,却背影清晰。”已近古稀的吴冠中还在大步向前走,他的艺术探索还在继续,他提出的艺术观点还会继续争论下去。但不论是骂、是赞;是褒、是贬;是明枪、是暗箭——所有对着的,只是老人的背影,谁又能否认这一点呢? 文: 李迪斌 |
|